2025年3月3日是第二十六次全国爱耳日。3月1日,重庆市巴南区鱼洞人民广场热闹不已,一场由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巴南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巴南区残疾人联合会承办,以“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为主题的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此举行。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重庆市残联累计为91.88万余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其中,5.14万名听力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1.25万名听力残疾人获得辅具适配服务,1662名听力残疾儿童获得康复训练、助听器适配、人工耳蜗植入等康复救助服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力度持续加强,残疾人基本康复状况显著改善。
“耳朵是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承载着接收声音、辨别语言的功能,更是交流思想、传递情感的桥梁;爱耳不仅仅是对器官的关爱,更是对人与人之间珍贵情感联结的守护。”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毛荣志在讲话中强调,希望通过普及听力保健知识,倡导科学用耳习惯,从源头预防听力残疾;通过展示康复技术创新成果,组织专家义诊服务,切实改善听障群体生活质量、增强康复信心;通过听障儿童动人的表演,展现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共同守护听力健康。




活动现场为听障儿童发放了慰问品,表达社会各界的关爱与祝福。康复成果展示精彩纷呈,听障舞者带来活力四射的《青春舞曲》,她们用优美的舞姿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听障小朋友们的古诗诵读和《三字经》朗诵,声音饱含着努力与成长,鼓励更多听障孩子勇于面对生活,更好地融入社会;视障超感官乐队的电声乐演唱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以梦幻动听的旋律,展现科技赋能下残健融合的艺术创新,传递温暖力量。
杰杰(化名)也是表演节目的儿童之一,他的外婆告诉记者,杰杰在成功植入人工耳蜗后进入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进行系统训练,从一开始的基本语言功能丧失,到如今可以熟练地诵读古诗、讲述故事和背诵三字经,康复效果显著。
除了精彩的表演,现场的宣传和义诊区域也热闹非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为市民进行基础检查,耐心解答关于听力残疾预防、爱耳护耳知识的疑问,同时宣传康复救助政策。助听设备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在现场展示最新的助听设备,并讲解使用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为全方位、多层次地普及听力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听力健康意识,在今年爱耳日主题活动期间(2月25日—3月9日),重庆市还将持续开展进村社听力服务、进高校知识宣讲、进机构技术指导、进家庭家访慰问等系列活动。
来源:市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