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主题是“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今日,市智协、市精协联合举办国际孤独症关注日系列活动,展示特殊儿童康复效果,让社会大众更了解和支持孤独症儿童,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加入到关心关注孤独症人士队伍中,促进营造更加包容、友好、融合的社会环境。
孤独症群体社会关爱行动大会

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孤独症患者,让他们与社会融合?4月2日上午,“2025年国际孤独症关注日”孤独症群体社会关爱行动大会在渝中区举行。会上,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共聚一堂进行主题探讨,呼吁大家携手为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点亮“星空”。
“孤独症在残疾类别上被划分为精神残疾,但在大众的印象中,精神残疾可能更多偏向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去大力科普。”市精协主席徐山情认为,对于孤独症,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干预,比如当孩子八九个月大时,父母叫孩子的名字,孩子不会转头寻找父母,不回应父母的呼唤;一岁左右,孩子不会手指指向他想要的东西,就应该警惕,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也希望大家主动了解这个群体,有了解才会更理解,才能帮助这些家庭走出困境。
会上,重庆市智协主席何跃,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星心计划发起人郭辉,渝中区石油路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谭仕政还围绕孤独症群体发展新范式进行了主题探讨,他们分别从社会支持、资源整合等维度出发,探索适合孤独症群体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创新模式,为未来实践提供思路。
孤独症青少年公益画展

江南水乡、恐龙世界、帮妈妈晾衣服……4月2日下午,在渝中区一带一路科学艺术中心,“鲸的星火”孤独症青少年公益画展正在展出,一幅幅画作,犹如一扇扇精神窗口,直达孤独症患者的心灵深处。
在画展中,有一幅以“美食”为主题的画,是由一名叫漆星霖的21岁孤独症患者创作的。“带着笑容的胃,手持刀叉,龙虾、披萨、水蜜桃等环绕在侧,这表示他有着当一枚‘吃货’的心思。”漆星霖的父亲漆玉万说,其实每一个孩子表达的内心是不一样的,他们语言能力很差,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那么在画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自己的东西。
“可以通过绘画等艺术作品,逐渐读懂他们的内心。”星火公益发展中心亲子部负责人陈浩说,艺术对孤独症儿童来说,反而在某些方面有可能优于普通孩子。这些孩子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天分,对他们来说可以自由释放情绪,得到艺术的疗愈。也希望通过公益画展让更多人了解孤独症儿童,让这些“星星的孩子”能在天空中闪烁。
此次画展为期3个月,展出孤独症青少年作品共60多幅,市民可免费参观。
国际孤独症日重庆公益音乐会

4月2日晚7点半,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由重庆蓝鲸乐队带来的非洲鼓节目《少年》,拉开了“鲸的赠礼”2025年国际孤独症日重庆公益音乐会的序幕。
此次公益音乐会是在市残联支持下,由市智协、市精协等单位联合主办。演出节目由重庆蓝鲸乐队、重庆大学学生心引力音乐社、重庆第二师范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成都融爱星小乐团、贵阳星天使电声乐队等联袂上演,包含了钢琴、吉他、葫芦丝等乐器演奏以及舞蹈、歌唱等15个节目。孤独症钢琴家舒海峰、残奥冠军廖克力还宣读了《国际孤独症关注日友好宣言》。
《夜空中最亮的星》《倔强》《蜗牛》《孤勇者》等经典歌曲引得全场合唱,台下观众跟随节奏挥动手臂,用音乐“对话”,为公益演出画上圆满句号。
今天
让我们一起
为孤独症群体
点亮一盏理解的灯
来源:市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