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其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度,合川区隆兴镇残联以“精准助残、暖心服务” 为宗旨,持续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从2021-2024 年 ,该镇已累计完成122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让 “小改造” 成为改善残疾人生活的 “大幸福”。
精准调研定方案,“一户一策” 解难题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一项“量体裁衣” 的民生工程。隆兴镇残联联合村(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组成专项工作组,对全镇持证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逐户走访,根据不同残疾类型及家庭实际需求,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改造内容包括地面硬化、台阶坡化、卫生间扶手安装、厨房低位灶台改造、闪光报警设备等,解决残疾人出行、如厕、饮食等基本生活难题,进一步提升生活便利性。

改造前后对比图
小资金撬动大民生,四年坚守见实效
在改造资金使用上,隆兴镇残联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 原则,严格规范流程,确保每笔资金用在 “刀刃上”。狭窄的过道拓宽了,湿滑的地面防滑了,昏暗的房间明亮了,残疾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改造工程不仅改善了硬件设施,更重塑了残疾人的生活信心 —— 许多原本依赖家人照料的残疾人,如今能独立完成洗漱、做饭、出行等日常事务,极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无障碍改造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我们残联的‘心头事’。” 隆兴镇残联负责人表示,四年来,该镇通过定期回访、动态更新需求清单,建立了 “改造前评估 — 改造中监督 — 改造后验收” 的全流程服务机制,确保项目落地见效。下一步,该镇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探索 “无障碍设施 + 智慧化服务” 新模式,让更多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

改造前后对比图
政策护航暖民心,融合发展谱新篇
无障碍改造工程,是隆兴镇落实《重庆市残疾人保障条例》及“十四五” 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实践。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该镇构建起 “物质帮扶 + 精神关爱” 的助残服务体系,不仅改善了残疾人的居家环境,更在全镇营造了理解、尊重、关心残疾人的良好风尚。数据显示,近三年来,该镇残疾人就业创业率提升 12%,参与社区活动频次增长 30%,无障碍环境正成为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 “桥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住有所居” 到 “居有所安”,隆兴镇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的扎实推进,不仅是一项惠民生、暖民心的 “实事工程”,更是基层治理中 “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随着更多暖心举措的落地,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正从 “被动受助” 走向 “主动参与”,在共享发展成果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
来源:合川区残联 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