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老区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家乡安桥村石坎组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儿子媳妇双双病故,老公精神失常,孙女先天性脑残,婆婆今年已102岁,年过6旬的冉龙英作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无怨无悔地承担着照顾整个家庭的责任。多年来,在她的操持下家庭和睦,全家人艰难的生活着。
有人说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的,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生气,甚至闹矛盾。但婆媳关系也有很多相处的非常好的,儿媳冉龙英和年过100岁的婆婆就是一对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婆媳。
1981年,冉龙英在媒人的介绍下嫁到安桥村。婆婆患眼疾近乎失明,生活很不方便,身为儿媳的她没有半分嫌弃。婚后不久,丈夫与哥哥分家过日子,婆婆便由两家人轮流照顾。冉龙英体谅大伯哥嫂的辛苦,总是抢着照料婆婆,遵照娘家父母的教诲一直待婆婆如亲生母亲一般,贴心地每天喂她吃饭,帮她洗衣、穿衣、擦拭身体。婆婆虽然眼睛不好,可神志清晰、言语无碍,她能清楚地感知到儿媳妇的千般好,心中充满感激,总说有这样的好儿媳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冉龙英与丈夫育有1个儿子,一家人虽不是锦衣玉食,但也其乐融融、幸福和谐。直到1996年,丈夫因受到刺激患上了精神疾病,失去工作能力。从此,养活一家人的重担便落到了她一个人身上——要赡养老人、照顾丈夫、带好孩子,生活异常困苦,让人倍感艰辛。
在长期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冉龙英不堪忍受,2002年得了一场障碍性精神病,好在她坚忍的性格,不久后痊愈。屋漏偏遭连夜雨,2011年,儿子、媳妇在金华打工双双身亡。带孙女的任务又成为冉龙英的另外一副担子。就这样,全家4口人,3口人需要照顾,除了生活上要照顾好老人、丈夫和孙女,还要种地。家中钱不够用,又不能打长工,为了生计就不停地打短工贴补家用,从早到晚根本闲不下来。
自嫁到安桥村,一晃就是40多年。在冉龙英的照顾下,近乎失明的婆婆102岁高龄,依然身体健康、精神焕发。家人在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也都衣食无忧,上小学二年级的孙女学习优秀,这让冉龙英感到十分欣慰。她说,将家里的病患照顾好,就是她最大的宽慰。村妇联主席感慨地说,“冉龙英真是太不容易了,谁愿意天天守着一大家需要照顾的人过日子呢!”但冉龙英做到了,她用不离不弃的守候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面对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她没有任何怨言,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饱尝艰辛,把“孝顺、友爱、勤俭、朴实、坚忍”的优秀品质演绎到极致。她犹如一棵大树,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空,也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