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荷塘,沐浴在晨曦中。一朵朵洁白的荷花,亭亭玉立,点缀在翠绿的荷叶丛中,甚是好看。有的已经绽开,仰起笑脸高过了荷叶;有的含苞欲放,依偎在荷叶边,仿佛在喃喃低语;有的还是小花骨朵,就像那害羞的小姑娘,躲在雨伞似的荷叶下面。
我和母亲时而坐在轮椅上,时而推着轮椅,漫步在荷塘边。几只早起的鸟儿“啾啾啾啾”鸣叫着飞过我们头顶,飞过荷塘,落在了对面的树枝上。就在荷塘的那一边有一条小溪,儿时的我常跟小伙伴们去那儿抓螃蟹、摸鱼虾。现在的我,虽再也不能去小河沟玩耍了,但是回忆仍然是那么的美好。
荷塘周围有稻田、有玉米地,那玉米苞上的“胡须”基本上都变成深褐色了;稻穗上的稻子也有些黄色了。母亲说,庄稼人又要开始忙碌了。田埂上的丝瓜、冬瓜,瓜藤缠绕,爬满了架;还有那南瓜藤更是肆无忌惮的延伸着,爬满了周边的地。它们都开了花,结了瓜。正是丰收在望的季节!
我拿起相机,想要记录这美好的景象。咔嚓!不曾想惊动了正在荷塘边觅食的鸡群,它们咯咯咯咯的叫着,陆续从草丛里钻了出来,抬起头来叽叽咕咕埋怨我呢,那只大公鸡叫得最厉害了,它似乎在向我示威。“嘎嘎嘎嘎”,忽然几只黑色的小野鸭扑棱着飞起来,又落在了荷塘深处,不见了踪影。那几张被它们惊醒的荷叶上,小水珠在不安的晃动着,好像生怕掉下去了。
我继续向前漫步。此时,太阳已经爬上了山头,于是我的影子投射在稻穗上,感觉我的影子,不,是我的身材,还挺欣长的。我这样自欺欺人了一番。
“嘎——嘎——”一群大白鹅走来了。它们伸着长长的脖子高亢着,好像要把憋了一夜的气全发泄出来一般。村里的老寿星(90多岁)正把他家的那群鹅将军赶向荷塘。“太阳嘛出来啰,爬呀嘛爬山坡哟……”老大哥(跟我同辈)一边赶着他的鹅,一边扯开嗓门唱他自编的山歌,好悠闲的样子。“扑通、扑通”、“嘎——嘎——”,荷塘边一圈圈的波纹荡漾开去。安静的荷塘也随之热闹起来。
路边的鱼鳅串开花了,淡紫色的,形状跟山坡上的野菊很像。我随手摘下一朵,插在头上。我望向远处坐在轮椅上的母亲,俏皮的问:“妈,我好看吗?”“好看,好看,我幺女怎样都好看。”母亲的脸上乐开了花,她连跌着回答我。我好开心哦,在母亲的眼里,我永远都是孩子。
晨光穿过树梢,照射到母亲的身上,她满头的银丝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母亲就静静地坐在那里,脸上洋溢着幸福。她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又看向周围的一切,时而会站起来蹒跚几步,摸摸这棵树,看看那棵苗。我猜想她是不是在寻找我童年的身影,亦或是在回味她的年轻时代,在探寻她曾经这片土地上干活留下的足迹。
这时的荷塘也更增添了一些生气与热闹。一些红色的、青色的、褐色的小蜻蜓在荷塘里飞来飞去,它们一会儿停在荷叶上,一会儿停在荷花上,有的还会不停的煽动翅膀停在空中。几群家鸭散落在荷塘深处,不时发出“嘎嘎嘎嘎”的欢叫声,应和着那群鹅将军的引吭大叫声,水面上涟漪不断,真是热闹。荷塘靠小溪那边的田埂上,来了两个垂钓爱好者。一人已经端坐在那里,眼睛凝视水面。一人还在整理钓竿。缕缕晨光照在荷叶上,那些露珠儿闪着耀眼的光芒。
我和母亲往回走着,两辆轮椅一前一后,慢悠慢悠的。放眼望去,整个荷塘以及它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的温馨、和谐,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