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津区滨江新城,提起邱氏江津盲人按摩中心老板邱发玲,那可是颇有口碑。不大的店面干净整洁,一派温馨。邱发玲一边和顾客交谈,一边推、揉、按、点、压……双目失明的邱发玲就是这样,用双手按出了“光明”的人生。
从命运多变的后天失明者,到众人称赞的创业者,邱发玲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不仅战胜了黑暗,还战胜了贫穷。她用自身的努力为生活增添了光明,用自己的奋斗追寻着美好生活。
病魔无情双目失明
邱发玲生于1952年,年轻时是个健康、美丽、善良的姑娘,在她十八岁那年,正当如花似玉的时候,一场大病突然袭来,眼睛患上了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能全部丧失而至失明。据医学上介绍,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当年原本是可以治好的。但父亲去世得早,家里姊妹多、负担重,没有及时治疗,所以落下个双眼失明的残疾,眼睛一点光感也没有,从看得见突然变为看不见,那种心理打击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晓得。”说到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时,她的话语间,依然透露出几十年前曾经受过沉重打击的伤痛。
正值花样年华的18岁,如此绚丽多彩的世界却在邱发玲眼中永远消失。她沮丧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在家人的鼓励和扶持下,才慢慢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她思忖着:“我虽眼盲,心却明亮,我要活出个人样来!”
奋力拼搏走向“光明”
“明眼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明眼人能做好的,我也能做好。”这既是她的人生格言,也是她追求的目标。
振作起来后,盲文成为邱发玲要跨越的第一道坎。学习盲文只能通过用手反复触摸来找感觉,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手冻肿了,她也没有中断练习,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聪明的头脑,逐渐攻克了盲文。
尽管盲人从业受到很大限制,但邱发玲没有退缩。1973年,她们自发组织了一个“盲人生产组”,后来改为“盲人福利厂”,生产草垫。1983年,四川举办首届盲人按摩培训班,全江津仅一个名额,落在她头上。邱发玲深知求学机会不易,每天从早到晚,邱发玲不仅学习中医理论,还要学习按摩手法,摸不清穴位,她就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其他学员休息时,她还在练习,直到手指红肿,指关节痛得连筷子也拿不稳。精准的落穴和娴熟的技艺,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学成归来,邱发玲出任江津前进化工厂副厂长,主管生产,让工厂扭亏为盈;同时,她创新成立盲人按摩诊所,为职工治病去痛。45岁那年,工厂改制,邱发玲退休。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考试,很快,邱发玲获得主治医师资格,既懂得按摩医学理论,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2000年,邱发玲被江津特殊职业学校聘为盲人按摩教师,先后带出300多名盲人按摩人才,并在西南片区及四川、重庆盲人按摩比赛中获得大奖,成为享誉川渝乃至全国的盲人按摩师。
2010年,江津特殊职业学校因办学条件限制,不再举办盲人按摩教育,邱发玲便从学校出来创业,办起了盲人按摩中心。“刚开始,生意不好,一天也等不到几个顾客。”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生意逐渐好转。后来,良好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按摩者慕名而来。
如今,邱发玲已70周岁,却坚持自学和自费外出培训来提高按摩技能,并在重庆市江津联畅职业培训学校担任兼职讲师,为重庆市残联组织的盲人按摩培训项目授课。她通过通过一双手,让全家在江津城区买了房,过上了好日子。上天没有给她光明,但她用双手“按”出了明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