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风采:“善人”陈时贵_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导航菜单 导航关闭

    同伴故事

    同伴•风采:“善人”陈时贵

    发布单位:文/姚兰兰 发布时间:2021-10-18

    没落的古镇,萧瑟的村落。一个瘦小的老头,穿着油腻的衣服,拖着残缺的小脚,慢慢地行走在木桥上。每走一步,他都会认真地查看木桥上的木板和钢绳。

    “陈师傅,又来看桥了?”一位村民和悦地询问到。

    “是啊,要下大雨了,心里总是放心不下,要是这里能建起一座车行桥该多好呀!”在这建一座车行桥,不仅是老人的愿望,也是宁厂镇猫儿滩人祖祖辈辈的期盼

    这个看起来有些“邋遢”的老人,村民都叫他“叫花”,但他又是个实实在在的大善人,因为他不仅有一颗善心,更是一个将关爱付于善行的人。

    老人名叫陈时贵,现年63岁,巫溪县宁厂镇人,肢体二级残疾,是个下岗工人。

    2002年,陈时贵夫妻两人双双从宁厂粮站下岗,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顿时失去了生活来源。

    为了生计,陈时贵夫妻不得不给别人当瓦工,起早贪黑,渐渐地,他也熟悉了一些建筑门道,于是变卖了部分家产,购买了少量建筑设备,组建起了建筑队,开始承包工程。

    陈时贵讲诚信、重质量,他们的工程队生意越来越好,在当地名声也越来越大。由于“陈老板”有活路做、工资高、不拖欠工资,不少工人都争相跟着“陈老板”干,但“陈老板”却首先想到的是残疾人。

    陈时贵告诉我们,因为自己是残疾人,所以更能明白残疾人的苦:“残疾人到哪都很难谋到职业,自己需要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残疾人。”

    宁厂镇宝山村贫困户陈绍福是个聋哑人、单身汉,为了帮助他脱贫致富,陈时贵主动将其吸收到小建筑队务工,去年光荣脱贫;宝山村言语二级残疾人凌洐松、肢体四级残疾人吴应平等8名残疾人以及贫困户十余人先后跟着陈时贵务工,实现了脱贫致富。

    “只要工程队有事做,他们就有钱挣。”这是陈时贵对身边残疾人的承诺。“我致富,要感谢党的政策好,也要感谢乡亲们的支持,所以,我不能只顾自己。如果我能做点事帮助到大家,说明我虽然是残疾人,但我还有用。”

    说到陈时贵,猫儿滩人个个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所做的善事,村民也如数家珍。五保户陈健康、陈词林、赵祖祥等,由于身体不好,自理能力差,本人不愿到敬老院集中居住,而当时五保金又特别低,生活相当清苦,陈时贵隔三差五接他们到家过节。

    为解决猫儿滩的用水问题,陈时贵托人做工作,协调水源问题,还自费修建蓄水池一口。同时,他每年还拿出2000元维修宁厂镇猫儿滩铁索桥,让过路行人平安过往。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武汉来宁厂镇猫儿滩社区的客人10余人,陈时贵毅然腾出自己的房间让武汉客人隔离居住,并免费保证良好的吃住条件,一直到解封,为帮助宁厂镇抗击疫情,他主动捐款5000元。

    “一个残疾人,从下岗工人走到今天很不容易。”谈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妻子石德荣说:“他虽然矮小,但却有一颗坚强勇敢的心。”

    2007年腊月二十九日,是陈时贵永生难忘的日子。

    这天,下着大雪,天气异常寒冷。李高云的两个儿子在猫儿滩铁索桥上走着,一个不幸落入水中,另一个去救也被河水冲走。陈时贵听到呼救声,飞快跑向河边,顾不上脱衣裤,跳进大宁河救起他们,并及时送到医院,通过抢救终于脱险。

    因为妻子是社区干部, 陈时贵很多时候都想为社区和政府分担忧愁。

    今年8月29日,无情的暴雨让大宁河河水暴涨,两大沟的山溪水来势凶猛,此情严重危及居住在河边、沟边住户20余户45人的安全。

    此时,陈时贵果断行动,与村镇干部一道,挨家挨户发动,并腾出自家房屋,让他们搬至自己家免费吃住,待洪水消退再让他们回家以确保安全。

    “很多困难还没解决,很多期盼还没实现,但只要开始了,总有成真之时。”陈时贵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更多人的努力下,生活总会更美好。

    回到顶部

    © 2022 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渝ICP备14002147号      邮编:400021

    残疾人政策咨询/维权热线:023-63651234、12345(12385)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盘溪路406号附10号(江北石子山体育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