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情感:单身大爸:“孩子,我的双脚能够给你铺垫未来”_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导航菜单 导航关闭

    同伴故事

    同伴•情感:单身大爸:“孩子,我的双脚能够给你铺垫未来”

    发布单位:李泉 发布时间:2021-04-25

    1月22日清晨7点,气温2℃。僻静的村庄显得格外孤独而朴素。透着若隐若现的薄雾,一条崎岖的乡村路上,一个一瘸一拐的背影蹒跚着。一阵寒风袭来,令行进的身子直打寒颤,周世稳顾不及这些,而是加快步伐尽快赶往村口。当天,在重庆读大学的侄女放寒假,他要将侄女迎接回家。

    盼望着,盼望着,写满皱纹的脸上诉说着沧桑,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神显得有些焦急……一分钟,两分钟,足足等候了一个小时。一个瘦弱的身影才渐渐进入周世稳眼帘。已经大半年没有见到侄女的周世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孩子,见到你了,我的心才落下来!”

    两个身影,渐渐消失在茫茫白雾中……

    大学放假回到家里第一天,周世文给侄女梳头

    残疾:右脚比左脚短8厘米

    今年62岁的周世稳是铁桥镇天安村8组人。周世稳1岁多时,父母发现他的左脚正常发育,右脚发育却慢慢变缓,经过诊断患上隐寒。

    那时,乡村医疗条件差,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医治,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发现,周世稳的右脚比左脚短了起来,走路时双脚“一高一矮”。

    可是,好强的周世稳并未因右脚短而自卑。相反地,他上学刻苦用功,放学后努力学习打扫清洁、洗红苕、捡柴等。弟弟周世成出生后,周世稳干脆放弃上学,把读书的机会留给弟弟。

    弟弟上学时,周世稳就担起了护送弟弟的责任。由于双脚长短不同,每挪动一步,就疼痛难忍,尽管这样,周世稳双脚走路“一高一矮”地牵着弟弟,送他到学校,放学时又将他接回家。无论风吹雨淋或是天寒地冻,周世稳一直坚持到弟弟小学毕业。

    回到家后,周世稳还要帮父母锄草、挖地、煮饭等,尽管右脚不方便,但只要能够干的活,他都坚持干。有时右脚酸疼痛得十分厉害,但他从未流过一滴眼泪。

    乡亲们时常在田间地头、坡上坡下,看到他走路一高一矮的忙碌身影。

    长大后,右脚比左脚短8厘米,周世稳走路时总是一瘸一拐的。

    大学放假了,大爸编织背篓时周伊玲帮着递篾条

    担责:为弟弟偿还10多万元欠债

    唢呐吹起来,大红的灯笼挂起来,金灿灿的喜字张贴窗门上显得格外耀眼……回想起弟弟当年结婚的情景,周世稳沉浸在过去的幸福之中。

    “父母去世较早,弟弟长大完婚不久,侄女周伊玲便出生了。孩子出生仅仅几个月,不能忍受贫穷的弟媳就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周世稳回忆道。

    2005年,在外打工的弟弟周世成积劳成疾,被诊断出鼻炎癌、血管肿瘤等多种疾病,身为兄长的周世稳就找亲戚朋友借钱给弟弟治病,两岁的周伊玲则由自己代养。

    2011年3月,周世稳举债几万元将病危的弟弟送到重庆西南医院治疗。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弟弟病情得到了一定的好转,周世稳又将他接回家保养治疗。当年10月,弟弟终因医治无效,撒手人寰。

    弟弟去世了,但是账不能赖掉。从此,周世稳慢慢开始为弟弟偿还债务。

    “10元、50元、100元……每一次还钱时,周世稳就会从身上衣服口袋里掏出一沓钱,颤抖的双手一张一张张地数。”昨日,周世稳的一位亲戚向笔者回忆着当年他还钱的细节。

    因为残疾,周世稳至今单身,10余年来,他先后为弟弟治病偿还了10万元债务。

    侄女的获奖证书周世稳引以为自豪

    抚养:打工当入殓师供养侄女上学

    弟弟患病时,侄女只有两岁。眼看着侄女一天天长大,家里生活、医药等费用开支逐年增加,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庄稼来维持。

    为了补贴家用,周世稳不得不坚持打临工,有时候,周世稳还利用空闲时间,编织背篓、花篮、竹筛子等拿到集镇上去卖。

    入殓师,又被称为“生命最后尊严的美容师”,他们陪伴逝者的最后一程,让逝者有尊严地开启“新的旅程”。在农村,许多村民对这个行业都是讳莫如深,但这个职业工资待遇相对要高得多,而且是手上活。为了挣到更多的钱,周世稳不得不选择了这个职业。

    梳头、打粉底、打腮红、描眉和涂口红,防腐、整容、护理,各个环节都是一个人完成,遗体面相安详沉静……多年来,周世稳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个行业的技术。

    转眼,周伊玲到了上学的年纪,周世稳便将她送进了幼儿园,这让乡亲们倍感惊讶。在农村,能像城里人一样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庭少之又少,因为要多花钱。

    周伊玲6岁那年,周世稳又将她送到了天安村校读书。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周世稳都是靠当入殓师挣钱供养侄女。

    2020年7月7日,炽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周世稳早早地赶到开州中学考场外,侄女周伊玲当天参加高考,他焦急地等在校外,额头直冒汗珠……

    7月23日,得知侄女高考587分的优异成绩后,周世稳当天抱着侄女泣不成声。此刻,这个从未流过泪的人抱着侄女就像一个在大人面前无所顾忌的小孩。

    感恩:选择师范大学

    上初中或者高中时,周伊玲每周或者每月才能回来一次。每次回来,周世稳就会来到村口迎接她。每次返校,周世稳总会在侄女的书包放上鸡蛋和牛奶,还在文具盒里放上现金。担心孩子学习影响身体,一直按叮嘱她要吃好点,有什么困难及时告诉他。

    学校放归宿假,周伊玲就会主动担起一些家务活和农活,尽量减轻大爸周世稳的负担。12岁的她就学会了煮饭、烧汤、炒菜、洗衣服等,还学会了种玉米、洋芋、芝麻、油菜等庄稼。

    “我出生时妈妈就离开了,爸爸患病多年,我一直跟大爸生活在一起。大爸让我感受到了父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周伊玲说,小学六年级时她患心肌炎,父亲又刚去世不久,大爸仍借了1万多元送她到开州区人民医院治疗。

    “在医院里,大爸对我精心照料,我肠胃不好,他就到外面馆子买粥喂我。”周伊玲回忆说,望着大爸一瘸一拐又瘦弱的身影,她只想哭,担心大爸看见,自己一直没有哭出来。

    “这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是我的祝福和感恩,感谢大爸这么多年对我的养育,我长大后一定会好好孝敬他。”每次从学校回来,周伊玲都会用图画纸为大爸折一朵花。如今,她已经折叠了100多朵了。

    “我选择师范大学,主要是受到大爸的影响,一是师范大学费用相对其它大学费用低些,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像大爸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感恩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周伊玲回忆着领取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至今抑制不住激动。

    大学放假了,周伊玲帮着大爸干农活

    愿望:“孩子,我虽然残疾,却能给你铺垫未来”

    侄女上初高中时,周世稳喂养的母鸡下蛋后,他舍不得吃,等着侄女回家后煮给她吃。有时,他还要到池塘里捉泥鳅、鳝鱼、鲫鱼等,熬汤为侄女补身子。在他看来,侄女正是长身体的年龄,营养一定要跟上。而他自己在家里,一般都是简单的白米饭配咸菜。

    侄女读寄读时,周世稳有时赶集,村民们都是乘坐摩托车或者乡村客车,但周世稳全靠走路,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给侄女买书,买营养品等。

    “尽管我们家比较困难,但我一定要努力挣钱,不仅把孩子抚养大,还要供她念完大学,否则对不起离世的弟弟。”周世稳说,尽管行走和干活都不方便,但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侄女上学时,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多次帮助,这个家只有我们叔侄俩,但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感受到了这个社会的温暖。”

    “我的右脚虽然比左脚短8厘米,但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争取挣到更多的钱让侄女顺顺利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如果她能有机会读研究生,我一样会坚持下去。”周世稳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叔侄俩相依为命,但我残疾的双脚一定能够给孩子的未来做好一个铺垫。”

    回到顶部

    © 2022 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渝ICP备14002147号      邮编:400021

    残疾人政策咨询/维权热线:023-63651234、12345(12385)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盘溪路406号附10号(江北石子山体育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