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南城街道半溪河村3组的辜登华,是肢体二级残疾人,他家是当地建卡贫困户。
走进辜登华的家,干净的院坝、整洁的厨房、一层不染的桌子,让人无法相信,这里的主人是一个失去双手的人。提起辜登华,左邻右舍纷纷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他是个勤劳善良的人。
乐观对逆境
一岁时,由于家人照顾时不慎,辜登华掉入火盆,双手被严重烧伤,经医治无效,只能双手截肢。从此,辜登华失去双手小臂,落下残疾。因为没有双手,他不能同小伙伴们一起愉快地玩耍,也不能和小伙伴们一样握笔写字,这让他感到十分失落。
但是,天性乐观的辜登华并没有气馁,不能读书写字,那就多做农活。小小年纪的辜登华跑前忙后,学着洗衣、扫地、做饭……逐渐成为父母的小帮手。
辜登华1 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给这个原本温暖的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为了给母亲分担生活重担,辜登华开始学着做农活,挑水、种地、养猪。
“手嘛,没得就没得了,我还有手臂,有脚呀。”慢慢地,小小的辜登华成为了做农活的一把好手。再大一些,遇上工地找零工,他也愿意去,干一些背砖背石粉的体力活儿赚钱贴补家用,家里家外的事情都靠他一人来打理。
生活有奔头
虽然勤劳,但是因为没有双臂,辜登华不能找到正式体面的工作,也赚不了多少钱。眼看着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都先后结婚、生子。看着他人的幸福家庭,辜登华虽然心里十分向往,但不敢奢求。
“我是残疾人,没人愿意就算了吧,我也不去拖累别人,就把妈妈照顾好,相依为命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辜登华也慢慢淡了这份心思。
“你手不好用,又没结婚,好歹养个孩子,以后给你递个茶水吧?”28岁那年,在母亲和邻居的劝说下,辜登华收养了一个女儿。女儿到他家时才半岁,小小的、粉嫩嫩的,辜登华看着女儿的脸庞感觉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从此,他和母亲便将一颗心都扑到女儿身上,干农活、打零工也更有干劲和奔头,他又一次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耕耘幸福梦
女儿辜姗4岁时,辜登华的母亲因病逝世。从此,辜登华便和女儿相依为命,他又当爹、又当妈,日子虽然拮据而又艰辛,但是他从未让女儿挨饿受冻,力所能及地给孩子最多的爱护。女儿在辜登华的精心照顾下,聪明伶俐、乖巧懂事,成绩也十分优异,顺利考入大学。今年,21岁的辜姗已经在读大四,正在积极考研。
“只要她考得上,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供她读!”辜登华在心里细细地算了一笔帐,女儿每月生活费800元,学费每年15000元,这是家里最大的开支。对辜登华来说,这是一笔巨额开支,但是他却从未有过担心,“我明年才50岁,现在还有气力,女儿可申请每年8000元的无息助学金,我在家里种菜、喂猪基本上可满足日常生活,再加上每个月出去做点零工补贴家用,应该不成问题。”
对于未来的生活,辜登华充满希望,“等辜姗毕业了,她能够自食其力,到时候我就真的清闲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