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区县推荐、资格审核、综合评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明办评选推出了2023年第一季度“重庆好人”20名。其中一位是来自涪陵区残疾人李进,他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平凡生活里书写不平凡的故事,并带领259户村民走上致富路。

车祸致残疾回乡种柑橘
2010年,37岁的李进因车祸导致下肢残疾,由于行动不便,无法搬运货物,他不得不关掉了在城里经营的一家小建材店,回到老家涪陵区珍溪镇三角村。
返乡回家后的李进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和在老家种植柑橘的父亲一起打理着自家的420多亩柑橘园。在三角村,村民们一直都有种植柑橘树的习惯。但由于家家户户都是单打独斗,加上种植、管理方法过于传统,缺乏专业管理,村民们种植的柑橘品质不高、市场价值不大、销售不畅。李进深知,必须改变这种状况,他从网上购买了许多关于柑橘种植的书籍,并在珍溪镇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参加了免费的柑橘技术培训。
成立合作社注册品牌
经过深思熟虑后,李进萌生了组建柑橘股份专业合作社的想法,把村里种植柑橘的农户,特别是困难残疾户都集中起来,共同应对市场一起努力将本村的柑橘品质搞上去。在认真管理好自家柑橘园的同时,李进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成立合作社的各项事情宜上。
2013年7月,亨惠柑橘股份合作社成立。李进拖着不便的双腿,挨家挨户到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希望大伙能加入到合作社一起发展,并承诺帮助村民一起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难题。大伙都被李进的真诚所打动,加入合作社的农户逐年增加,从最初的只有5户,增加到现在的121户,其中困难残疾户有57户。
在李进的带动下,目前合作社柑橘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200亩,同时还种植发展了300多亩花椒树、10亩枇杷树,辐射带动周边600余户残疾人和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惠及2000多人。

果品优化收入翻番
“这些年,在李进的帮助和技术指导下,种植柑橘成了我家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同村的柑橘种植大户舒成会说。她家种了柑橘树15亩,在没有加入合作社之前,她家柑橘的产量和品质一直上不去,一年最多收入七八千元。加入合作社后,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她对自家的柑橘树进行了良种嫁接,再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柑橘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如今,种植柑橘每年收入5万多元。2022年种植的12亩花椒,纯收入5万余元。”舒成会乐滋滋地说,要不是在李进的帮助和技术指导下,也不知道咱家的柑橘、花椒产业发展如何呢。
舒成会说,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这些土地不适应机械化种植,栽种粮食作物既辛苦,又不赚钱,后来他们种植了柑桔等水果,但由于缺乏种植技术,收入一直不高。自从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后,他们种植的柑橘、花椒等品种也多了,品质也好了,技术也有了保障。
签订协议帮扶残疾人
72岁的舒雨芬从小患有肢体残疾,她和老伴靠务农为生,是村里的残疾贫困户。2014年,舒雨芬加入了涪陵区亨惠柑橘股份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她和老伴种植了5亩柑橘树。柑橘收入有2万元多元。在三角村,像舒雨芬这样靠种植柑橘、花椒摆脱贫困的残疾人还有许多,而且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领路人”,那就是李进。
自从2019年以来,合作社安置残疾人就业1人,同时与53户困难残疾户签订了《帮扶残疾人创业增收扶持协议书》,由合作社对签订协议书的困难残疾户进行帮扶,帮助困难残疾户进行果树和花椒种植管护,向困难残疾户赠送果树、花椒苗、化肥和电动喷雾器等物资,同时还为困难残疾户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信息咨询和产、供、销等“一条龙”服务,从根本上解决残疾困难户的生产生活困难,帮助他们脱贫走上致富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多年来,在李进的带动下,合作社柑橘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200多亩,并成功申报了“亨惠”商标;花椒面积300多亩。合作社全体社员种植柑橘、花椒总收入就达到了1600多万元,户均收入超过5万元。申报的“亨惠”商标,获得市农村农业委绿色食品认证书,并获得市农村农业委“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
一株株橘树、一株株花椒树致富一方百姓。如今,涪陵区珍溪镇三角村柑橘3200亩、花椒面积300多亩,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支柱产业,为昔日村民及残疾困难户铺就了一条走上共同致富的康庄大道,李进也获评2023年第一季度“自强不息重庆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