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残疾、智力有障碍、走路摇晃......这个在别人眼里生活都难以自理的小伙儿,当一头扎进泳池里,却犹如一条鱼儿在水里遨游,像青蛙一样畅快。
他就是2022年重庆市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夺得1金3银的脑瘫患儿曾伟。家住开州区汉丰街道永兴社区,现年26岁的曾伟,2016年被开州区残联推选到重庆市残疾进行游泳急训,经过2年时间的勤学苦练,2018年,在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斩获男子50米自由泳第三名的好成绩。
“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在2024年重庆残疾人运动会上再创佳绩,回报残联关怀之情,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曾伟说。

养个脑瘫儿有何用?他差点被丢到福利院
1996年8月27日,汉丰街道永兴社区戴清桂、曾远祥夫妇,迎来了第二个孩子的降生。“这个孩子,如果今天晚上不哭的话,有可能……你们不要怄气,毕竟这不是你们的第一个孩子。“医生百般惋惜安慰戴清桂夫妇。
“只要活下来,即便身体、智力有毛病,我们愿意服侍照料他一辈子。”戴清桂夫妇伤心欲绝,也期盼奇迹发生。
第二天,天遂人愿,婴儿哭出声,嘴里冒出了许多白沫,让戴清桂夫妇惊喜万分。一周后,夫妇俩抱着儿子回家了,并给儿子取名曾伟,希望他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
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戴清桂渐渐发现孩子不对头,七坐八爬九长牙,似乎与曾伟不相干,更不能牙牙学语,戴清桂心想,有可能是孩子说话说得迟。可一直等到5岁时,曾伟仍不能说话,并且走路跌跌撞撞,摇摇晃晃。戴清桂才感觉事态严重,立即抱着曾伟到区妇幼保健院检查,因羊水压迫神经导致脑瘫,无法治愈。希望奇迹再次发生的戴清桂夫妇,抱着5岁的儿子四处求医问药,上过重庆乃至北京,可没有等来奇迹出现。
“养个脑瘫儿有何用?丢到福利院去。”亲戚朋友乃至街坊邻居好言相劝,可戴清桂仍把曾伟视为自己的心头肉、掌中宝,教他说话、教他走路、教他穿衣、教他吃饭。
选入重庆市参赛队员,他勤学苦练
“儿子能有今天,全靠党和国家好政策,全靠区残联的关怀、帮助。”戴清桂言语中满是感激。
2008年一天,已12岁的曾伟,突然吐词清楚地喊出“妈妈”,顿让戴清桂惊讶万分,也喜极而泣。这12年来,戴清桂虽然没送曾伟上学,但也没放弃对儿子的教育学习,时常教儿子识字“曾伟、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吃饭、睡觉、穿衣......”,还带着儿子到城区医院做康复训练。虽然儿子不能字正腔圆说出来,但戴清桂能听懂儿子的话,儿子也能读懂母亲的良苦用心,慢慢地曾伟也能说一些简单的词汇了,生活也能逐渐能自理了。
2016年5月,重庆市残疾在全市选拔生活能自理的各类残疾人,为2017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做准备。区残联选送了20多名残疾人。经过重庆市残联严格筛选,只有曾伟、杨洋、余川等3人被选中,曾伟被留在重庆接受正规训练。戴清桂闻讯儿子被选中,决定丢下家务事陪伴儿子,照料儿子的生活、饮食起居。
“坐在轮椅上、浑身僵硬的曾伟,只要一进泳池,就像装了小马达一样,向后摆动双臂,在水里游了起来,速度快得很,如一名奋勇拼搏、踔厉前行的猛将。”重庆残疾人游泳教练熊文说,他也吃得苦,无论严寒酷暑,每天坚持练习,从没摇头放弃。
2018年6月,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在天津奥林匹克中心游泳跳水馆举行,曾伟代表重庆队参加男子50米自由泳比赛,以“01:55:86秒”的成绩,夺得了全国第三名。
活出一个人样儿来,他要给父母争气
“是妈妈26年的辛勤付出,是区残联的大力支持,是杨毓红阿姨的耐心鼓励,才让我取得1金3银的好成绩。”曾伟口词不清、断断续续说道。
开州区残联李永红表示:“这些年,曾伟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离不开他妈妈的辛勤付出。曾伟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让曾伟放心训练,安心参赛,十年磨一剑,终获成功。”
2022年8月1日至5日,由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壁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重庆市残疾人游泳锦标赛在壁山区举行,曾伟代表开州参赛队参赛。他参加了男子50米仰泳赛、50米蛙泳、50米自由泳和100米自由泳赛,分别夺得了1金3银的好成绩。尽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伟却自责不已,觉得在赛场上没有发挥好,没赛出自己的真水平,真本领。他在微信朋友圈写下“活出一个人样,给自己看。2024年,以百倍努力,赛出好成绩,给父母争气,给开州争光!”。
对于2024年的重庆市第八届残疾人全运会,曾伟已作好了参赛的准备。经过这8年刻苦训练、数次参赛,他已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也总结了比赛中的不足。对于曾伟,游泳不仅带给他无限激情,也让他找到了自身价值,更让他从街坊邻居称赞话语中刷新了自己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