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叔叔,最近身体感觉怎么样?我们今天来帮您量一下血压,再做一些肢体训练。”在长寿区渡舟街道白果村,61岁的低收入肢体残疾人邹祖明家中,渡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正按约定开展服务。作为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残疾人,邹祖明的健康管理需求一直是当地精准康复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自今年签订《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协议》以来,家庭医生团队已形成定期上门机制,为其提供连续性康复服务。

在邹祖明家,家庭医生团队严格执行“一查二问三叮嘱”服务规范:通过便携式医疗设备完成血糖、血压等基础指标检测,详细询问近期饮食、用药及功能恢复情况,结合检查结果针对性叮嘱用药禁忌与生活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区残联同步根据其个体情况,统筹提供辅具适配评估、个性化康复训练指导等专项服务,构建起“医疗+康复”的综合服务链条。
为全面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落地见效,近年来,区残联联合区卫健委建立协同工作机制,通过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创新推出家庭医生精准签约服务模式。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贴近基层、熟悉民情的优势,全区共确立21个残疾人精准康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点机构,组织1000余名家庭医生组成268个家庭医生团队,构建起覆盖城乡村社的康复服务网络,切实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辖区内残疾人可凭身份证、残疾人证等有效证件,自主选择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与家庭医生签订服务协议。签约过程中,家庭医生需规范填写《康复需求调查表》《康复服务记录》,系统采集残疾人基本信息、医疗需求及康复诉求,建立动态管理的个人康复档案。根据档案信息,家庭医生团队将为残疾人提供每年不少于4次的规范化服务,内容涵盖康复知识培训、功能训练指导、健康咨询及心理疏导等。
截至2025年,长寿区已完成7339名残疾人的精准康复家庭签约服务履约工作,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签约服务率实现100%全覆盖。下一步,长寿区将持续优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确保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高效、便捷的康复服务,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长寿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