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命运反复捶打,却依旧一路向阳的“折翼天使”,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化蛹成蝶翩翩起舞,不仅当选为开州区聋协主席,还帮助数名残疾人创业就业,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了自我价值。她就是开州区河堰镇花木村的陈中蓝,今年39岁,多重残疾。
父母大意,落下多重终生残疾
“父母的疏忽大意,导致我落下听力二级残疾、肢体三级残疾。但我从没怨恨过他们,而是心怀感谢、感恩,感谢他们生了我,感恩他们哺育了我。”陈中蓝笑盈盈的说。
1986年12月一个深夜,河堰镇花木村一农户家里,一名女婴呱呱坠地。看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一张胖乎乎且白皙的小脸蛋,夫妇俩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尽管家里经济条件不宽裕,但夫妇俩都把好吃的、好穿上都省给孩子,懂事的陈中蓝也总是把好吃的、好玩分享给大她2岁的哥哥,一家人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87年12月,正是陈中蓝1岁,而恰逢家里正在抢修房子,蹒跚走路的陈中蓝不幸摔伤了左腿,父母以为无大碍,加之忙于修房子,没有及时送她就医,导致伤口感染化脓,后落下终生残疾。自此陈中蓝就一直在地上爬行,直到8岁时,其母亲才背着残疾的她上小学。求学的陈中蓝,遭到了同学的另眼相待,刺耳的议论也彻底击垮了她的自尊,她蜷缩在座位上,不敢挪动,更不敢吱声。
“你莫怕,上厕所,就给老师说!我指派一名女同学背你。”班主任老师何兵轻轻地走到陈中蓝面前,用宽厚的手掌抱起微微颤抖的陈中蓝说道,一句犹如一剂强心针的话语,顿时给了陈中蓝努力学习、向阳待花期的勇气。从此,这名小学女同学邓尤清一直背她上厕所,甚至还接送陈中蓝上学放学,直到小学毕业。
嗜书为命,尽情遨游知识海洋
“上天待我不薄,我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残酷的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捧。望着父母布满老茧的手和佝偻的背,我毫不犹豫选择辍学。”陈中蓝说,如今事隔数十年,她对当初的决择仍没有半点后悔。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陈中蓝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开州区一所重点中学,充满憧憬的她准备踏入学校继续完成学业,但这个憧憬转瞬即逝。因为家里确实拿不出钱供陈中蓝和哥哥读书,加之母亲突然生病,需要治疗。更何况修房子时还欠下了一笔外债,至今没还清,陈中蓝只有狠心将自己美好的憧憬深埋在心底,拖着残疾的身躯跟着父亲来到江苏捡垃圾。由于腿脚缘故,父亲便安排她分拣垃圾。恰是这份分拣垃圾的活儿,给了她饱览群书的机会,也给她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别人当作垃圾卖的《知音》《红楼梦》《西厢记》《三国演义》《雾都》《茶花女》等国内国外名著,她却视作珍宝。每天把垃圾分拣后,陈中蓝就捧着这些书孜孜不倦阅读,这些书伴她度过了美好的少女时代,同时,她还借助网络和智能手机,下载微信读书、掌阅、豆瓣阅读、QQ阅读等免费阅读文学名著,饱览群书的她,自然而然就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也陡生出走文学创作这条路的想法。
2009年,陈中蓝的处女作《最美的环卫工人》获河北征文三等奖,还收到来了180元的稿费。尔后,她的创作灵感如波涛汹涌的潮水,不可阻挡,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今年4月14日,陈中蓝被开州区残联推荐参加“笔尖微光”重庆市残联人文学创作培训班,全市有40余名残疾人作家参加培训,让她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学是沁润心灵的甘霖和照亮人生的灯塔,对于残疾人朋友而言,残疾并不会成为创作的障碍,反而给予了创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陈中蓝由衷感悟。
化蛹成蝶,当选为聋协主席
2013年,为了便于写作,陈中蓝买了一台电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她,便从电脑基本操作入手,开关机、使用鼠标、使用键盘、输入法等,从最初一分钟敲出来几个字,到如今每分钟可打出60个字。上天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区残联得知她的励志故事后,特意给她安排了一份移动话务员工作,第一个月,陈中蓝拿到了958.6元的薪金。望着近1000元的薪金,陈中蓝哭得唏里哗啦,这可是她人生第一次挣得的工资呀。乘胜追击的陈中蓝,又开始学习直播带货,让她结识了很多朋友,也知晓了残联政策,遇到残友咨询政策,她总是耐心细致为其解讲,大家都亲切称之“蓝蓝儿姐姐!”
2022年,陈中蓝当选为开州区聋协主席。区残联主要负责人手把手、面对面耐心细致指导,坚定了陈中蓝做好聋协工作的信心。如今,从熟悉聋协工作到组织活动,从朗诵比赛到指导参会关怀,陈中蓝行云流水。她还负责处理京东、淘宝、天猫等后台软件,帮助残友学习云客服技能。竹溪镇的龚福波已成为拼多多客服管理人员,月收入达3000多元;中和镇的黄天阳在陈中蓝的悉心指导、耐心帮助下,月收入也达3000元......这些残友也跟陈中蓝一样,化蛹成蝶。
“我将继续不负组织的期望和重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提升聋人朋友的生活质量,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陈中蓝激情满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