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父子情_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导航菜单 导航关闭

    同伴•文学

    人世间的父子情

    发布单位:文/向墅平 发布时间:2025-05-30

    多年以后。回顾我的人生成长史,有一个人,始终不懈地为我付出着他无尽的心血与爱。这个人,被我叫作父亲。而那段永远值得铭记的成长史,大约始于我十一岁。

    十一岁那年。父亲发现我的脊柱发生侧弯,但他确定说,我生来身体正常,家族中,亦无此遗传先例。据我自己回忆,我曾有较长一段时日的夜里,歪坐在床侧的书桌边,借着昏暗的小灯,入迷地看一本本连环画,或《岳飞传》,《三国演义》等名著,且一看就是数小时。久而久之,正发育中的身体,就产生了形变吧。繁重的农活,让劳累一天的父亲,在同一屋的另一张床上,很快就沉沉入睡,哪管得上我呢。我落下这种残疾,父亲是有责任的——我也是在多年以后,才如斯下结论。少时的我,懂个啥呢?何况,父亲也从未如斯承认过。但,那时起,父亲或许就暗怀了歉疚,在后来的岁月里,用他的实际行动,来弥补自己身为人父的过失。当然,我这样表述,对父亲似乎并不太公正——他应该是本能地出于一个父亲辽阔的爱,而非狭隘的弥补心理。

    首先,父亲带我求医。父子俩一起乘客车,去县城大医院。“趁孩子年少,赶紧去医疗条件更好的省城大医院,作矫正手术吧。不过,得准备十几万费用……”那个戴眼镜的瘦脸大夫一番话前后两句,让我们心中的希望之火,腾起,又熄灭。彼时,那笔天文数字,是像我们一般的普通农家,想都不敢想的!父亲不死心,还想通过医者之术,将我形变的身体矫正。又带我,遍访民间那一个个传说中的名医。甚至,包括自称有通神之力的巫医。我像父亲的一枚影子,跟随他辗转于各处。但,终究一处处无功而返。

    求医之路,走不通了。父亲转换思路,对我进行精神的拯救,或叫重塑。他看出,自己身边这个注定带上一生残疾的儿子,在同龄人面前,内心多少有些自卑。“天生一人,必有一路!”这是父亲当年,送给我的一句极富价值的话。它一直伴随并鼓励着我,从似懂非懂的年龄伊始,到后来渐渐开悟的青春时期。父亲一边提振我的精神,一边注意挖掘我生命的潜能。“孩子,你身体差点,就好好念书;以后,靠脑力劳动谋生”——父亲为我拟定了人生培养的规划。

    父亲一直关心我的学业。我也很听父亲的话,学习一直上进。父亲常来学校看我,和我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保持沟通;及至我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县城念重点高中。父亲像矗立于我年少生命中的一座大山,或似一座灯塔,对我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难忘高三那年,我因身残担心升学会受影响,一度出现心理低谷。那天,父亲联合我的班主任程老师,在校园那条长椅上,和我谈心。“高考,是选拔人才,又非选美……”程老师的措辞,像一道光,照彻我有些浑沌的心底。“程老师说的对,孩子,你只管把书念好”父亲脸上带着微笑,后半句话,那些年在我耳畔,反反复复响起,像钟声也像战鼓。我卸下心理负担,勤奋如昔;终于一朝,高考梦圆人生,也一偿父亲之愿。

    最难忘,那个秋日。父亲陪着我,乘坐约两个小时客车在一处路口下车;又陪着我,一道踩着那条蜿蜒盘旋的山路,一步步走向我要就业的那所山村中学。后来,我写下《父爱的长度》一文;文末这样感慨:“人世间,路有多长,父爱就有多长……”此文后被《小品文选刊》选载。

    后来,我组建了小家,让父亲见证了他儿子的幸福;也彻底消除了曾埋于他心底的,对他身带残疾的儿子未来生活的隐忧。我也开始以己之力,回报父亲;常拎着礼物,回家看他。几年前,母亲病逝。我将父亲接进城里生活。平时里,我无论多忙,都会抽时间陪伴父亲;我也喜欢,与父亲相处。

    人世间的父与子,因了不同的生命际遇,而衍生出不同的岁月故事。但,蕴含其中的,都是一样的父子情。

    龙应台从牵着孩子幼嫩的手,一路培伴成长;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与自己渐行渐远。于是,饱含深情地写下《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朱自清曾和父亲,有过一段时间的不甚和谐;但那次,父亲送他去浦囗火车站,并一路照料他,为他买橘子而在月台上努力攀爬。四次父亲的背影,触动了他的心。他用一篇传世名作《背影》,表达出深切感人的父子情,并让父子冰释前嫌。汪曾祺和父亲,则以一对“兄弟式”的平等友好的关系,愉快而亲热地,在人间活过一场。他用温情而真切的笔调,写下的巜多年父子成兄弟》一文,也打动过并正在或将长久打动无数读者之心。土耳其电影《我的父亲,我的儿子》,同样为天下观众,演绎出的是父子一场的感人故事。父子间,纵有过彼此纠结的过往,却终在白发苍苍的老父亲那开怀一抱里,结出和解之花,将父子深情,曝光于世人面前。

    就像那日中午,在本城美食街,我请父亲吃特色豆花饭。看着已过古稀的父亲,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眼眶微微湿润着,心底在说:爸,我年少时,您陪我慢慢长大;现在呢,我陪您慢慢老去……

    上一条:笔尖微光

    下一条:

    回到顶部

    © 2022 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渝ICP备14002147号      邮编:400021

    残疾人政策咨询/维权热线:023-63651234、12345(12385)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盘溪路406号附10号(江北石子山体育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