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骡坪镇,提起杨国俊一家,乡亲们无不为之动容。2014年,一场意外让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陷入困境。丈夫李某勇不慎摔伤,导致下肢瘫痪。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妻子杨国俊没有退缩,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的丈夫,抚养两个年幼的女儿,用坚韧和爱心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厄运突至,十年坚守撑起希望之光
2014年的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却成了杨国俊一家噩梦的开始。丈夫李某勇在黑龙江务工,闲暇之时采摘松果补贴家用,却不慎从高处坠落,造成脊椎严重损伤,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却永远失去了站立的能力。
“听到消息的时候我感觉天都塌了,家里的顶梁柱受了这么重的伤,大女儿才上小学,小女儿刚满周岁,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后要怎么办......”。面对瘫痪在床的丈夫和两个年幼的女儿,杨国俊却没有任何时间悲伤,这个家需要她挺身而出。于是她擦干眼泪,毅然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十年来,杨国俊的生活就是一部“时间表”:清晨5点起床,为丈夫翻身、擦洗;6点准备早餐,送女儿上学;8点到镇上打工;傍晚回家做饭、辅导女儿功课;夜里每两小时为丈夫翻身一次......她自学护理知识,每天坚持为丈夫按摩、做康复训练,即使再累也从不间断。
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但杨国俊从未想过放弃。她知道,这个家需要她,丈夫需要她,女儿们更需要她。她用行动诠释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
温暖相助,共渡难关见真情
骡坪镇党委政府和金水村两委得知情况后,及时研判,精准施策,尽快为杨国俊一家申请了低保,同时提供了清扫村道的临时性公益性岗位,让她能够就近务工。同时镇上的就业帮扶车间也为杨国俊提供岗位,让她有了一笔相对稳定的收入维系家庭生活。
在杨国俊最困难的时候,她的娘家人也及时伸出了援手。哥哥时常来帮家里做些肩挑背扛的力气活,送来些肉菜蛋奶、柴米油盐,母亲则在农闲时来家里帮忙照看两个外孙女,让杨国俊能够安心务工。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给了杨国俊继续前行的力量。
在骡坪镇,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杨国俊一家的遭遇很快传遍了整个小镇,乡亲们纷纷被杨国俊的坚强所感动,伸出援手,经常来到家里帮忙照顾小孩,做些家务活。每逢节日,乡亲们还会经常送来自家种的蔬菜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帮助杨国俊一家渡过难关,这些点点滴滴的帮助,让杨国俊感受到了人间温暖。
杨国俊的邻居王阿姨是个热心肠的人,她经常来家里帮忙做饭、打扫卫生。“从前国俊带着李某勇在县城做理疗,我有一次碰到两个小娃娃自己在家用冷水泡面,当时看着真的让人心疼”,王阿姨说:“国俊是个坚强的人,这些年一个人操持全家,我们都很佩服她。作为邻居,我能帮一点是一点,大家都不容易。”
女儿成长,亲情浇灌希望的种子
十多年夜以继日的照顾,让杨国俊忽略了对女儿成长的陪伴与呵护,当时小女儿刚满周岁就时常跟随父母外出寻医问诊,辗转奔波。作为一位母亲,杨国俊甚至不知道女儿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学会走路,什么时候学会叫一声“爸爸”“妈妈”,想到这里,她时常倍感自责。
杨国俊的坚持和努力,不仅让家庭充满了希望,也为女儿们树立了榜样,她的坚韧和无私深深感染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在重庆上学,她平时勤工俭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妈妈是我最敬佩的人,她的坚强和无私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小女儿在骡坪小学读书,在学校里发奋苦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常常给爸爸讲故事、唱歌,逗得李某勇开怀大笑。“我知道妈妈很辛苦,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让妈妈不再那么累。”
尽管生活依然艰难,但杨国俊一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李某勇的身体状况在杨国俊的悉心照料下逐渐好转,虽然还不能站立,但已经能够坐起来,甚至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杨国俊说:“只要家人在,希望就在,幸福就在。”
骡坪镇党委政府的工作人员表示,会继续为杨国俊提供支持和帮助,确保她们一家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乡亲们也被杨国俊的坚韧和无私深深感动,他们纷纷表示要继续帮助这个坚强的家庭。
每逢夜幕降临,茶余饭后,总能在骡坪文化广场上看到杨国俊一家四口的身影,在歌声灯影里享受着家人陪伴的微感动。看着丈夫身体日渐好转,女儿们健康成长,杨国俊觉得十多年来所有的付出和辛劳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