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进机构!市残联“送法上门”让残疾人朋友做“法律明白人”_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导航菜单 导航关闭

    工作动态

    普法宣传进机构!市残联“送法上门”让残疾人朋友做“法律明白人”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2025-06-26

    6月25日,2025年重庆市残联“德法相伴”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之“送法上门”进机构专项培训会走进大渡口润邦·彩虹家园残疾人就业基地。活动通过法律知识讲座、无声短剧等形式,为80余名基地残疾人工作者、残疾职工提供精准普法服务,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提升依法维权意识。

    会上,市残联一级巡视员李亮作动员讲话。他表示,提升法治素养既是残疾人朋友融入社会的“必修课”,更是实现平等发展的“金钥匙”。他希望大家以此次“送法上门”培训为契机,珍惜学习机会,主动吸收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在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中深化法律认知,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培养法治思维,共同培育“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新风尚,成为自身权益的坚定维护者,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筑牢更坚实的法治根基。

    现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红岩派出所教导员何巧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知识宣讲。她通过文字解读、案例剖析、音视频讲解等多元形式,详细列举了噪音扰民、强行乞讨、打架斗殴、强买强卖等典型案例,介绍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具体表现、处罚种类和适用情形,让大家清晰知晓哪些行为不可为。

    9C4CF

    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反诈宣传?当天,何巧带领“巧姐无声警务室”“红岩无声警务宣讲团”成员带来精彩的无声短剧表演《手语防诈 指尖安全》。现场,他们用手语生动地演绎着新型诈骗手段,“凡是网上交友带你投资,都是诈骗!”这句掷地有声的提醒,通过手语传递到每一位残疾职工的心中。他们用表演将诈骗分子的狡猾和骗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大家在欢笑与惊叹中,进一步增强了网络安全意识,提升了防范网络诈骗陷阱的能力。

    据悉,本次活动是2025年重庆市残联“德法相伴”普法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专业工作者的生动讲解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将法律知识送到大家身边,搭建无障碍的法律服务桥梁,让每一位残疾人朋友都能感受法治温度、增强法治底气、善用法治力量。接下来,市残联还将继续聚焦残疾人服务机构、残疾人专门协会、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等开展“送法上门”普法专题活动,提升残疾人法治素养和依法维权能力,营造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和法治环境。

    普法微课堂

    ●违反治安管理的主要类型: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

    ●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种类:

    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特别提醒:

    一些日常易忽略的小事也属于违法行为。如噪音扰民,强行乞讨、殴打他人、强买强卖、球场追星、辱骂他人等。

    来源:市残联

    回到顶部

    © 2022 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渝ICP备14002147号      邮编:400021

    残疾人政策咨询/维权热线:023-63651234、12345(12385)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盘溪路406号附10号(江北石子山体育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