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平衡企业降本增效与残疾人就业保护的建议》(第0061号)收悉。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重庆市税务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罚奖并行”,细化完善配套政策的建议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针对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税务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2023年3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延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公告2023年第8号),明确延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分档减缴政策,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1%(含)以上,但未达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5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在1%以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9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在职职工人数在30人(含)以下的企业,继续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执行期限至2027年12月31日。
我市先后出台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系列惠企就业政策,引导企业主动吸纳残疾人就业,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搭建线上线下就业服务载体,畅通供需对接渠道,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促进残疾人平等就业。仅2024年,全市落实各类补贴资金1.1亿元,惠及2236户企业、9405名登记失业残疾人。
下一步,拟推动制定用人单位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办法,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合理给予资金补贴和奖励,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对在促进残疾人就业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积极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先进事迹,加强正面引导。
二、关于柔性指导,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我市始终注重对用工单位和残疾人就业者的引导和服务,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政策培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残疾人就业技能技术培训。2024年,创新举办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就业政策培训班,邀请中国残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就业局、重庆市税务局等单位政策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辅导,为用人单位做全面系统的政策梳理,帮助参训企业挖掘潜能、创造条件,用好政策“组合拳”,下好促进残疾人就业“先手棋”,为残疾人开发更多岗位,招录更多的残疾人并实现稳定就业。常态化组织招聘会和雇主培训,2024年,举办市级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5场,201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8100余个,978名残疾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举办市级雇主培训5场,培训企业236家、企业代表330名。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为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提供多形式的支持服务,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对接,结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和残疾人特点,积极组织定岗、定单式培训,有效提升残疾人就业率和稳岗率。强化数字化手段运用,充分发挥“职有爱”等助残服务平台,广泛收集残疾人求职需求,通过数据智能匹配,为企业精准推送符合条件的求职残疾人,减少岗位空缺周期,降低企业招聘成本和时间。
三、关于平衡管理与服务,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的建议
长期以来,我市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开展信息交流共享,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各级残联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深度参与,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树立了残疾人是具有就业潜能和比较优势的人力资源的观念,有效降低了企业在残疾人用工方面的成本和合规风险;通过构建职工服务体系,开展“四季帮扶”等活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认真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社会责任,同时获得政策红利和社会声誉的双重回报,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共赢。
下一步,市残联将进一步加强与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重庆市税务局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加强工作协同,及时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数据核查,进一步规范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工作;推动建立残疾人就业情况统计制度和公示制度;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残保金使用效果第三方评估专项论证;加大法规政策和先进典型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助残就业社会风尚。
此复函已经阳秋冬理事长审签。对以上答复贵单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2025年5月7日